恶性腹水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发生率为15%-50%,多见于肝癌、胃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、大肠癌等。一旦出现恶性腹水,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将缩短至数月,甚至数周,一年生存率低于15%,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恶性腹水一般表现出疲劳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呼吸喘促、腹部胀痛、足背水肿、日常活动耐受性降低等症状。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,可进行超声检查,一般腹腔内有300ml左右液体,彩超即可探查出,并且可以明确是否是腹水。
腹水判定
少量腹水:(300-50ml),超声
中等量腹水:(500-3000ml),腹胀,膨隆腹部外形>500ml,肘膝位叩诊>1000ml,移动性浊音
大量腹水:(>3000ml),蛙腹,有液波震颤肝脾肝肿大心力衰竭
肿瘤晚期出现恶性腹水无疑是雪上加霜,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会影响肿瘤治疗。那么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同时提高药物耐受性使患者更好地接受药物治疗,达到更长的临床生存期,积极应对恶性腹水刻不容缓。
治疗篇
恶性腹水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是症状缓解,对于初次出现或少量的患者无需专门治疗,对于中等量(500ml-3000ml)及以上的腹水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。
1、一般性治疗
利尿剂治疗
中等量以上的癌性腹水患者,尤其是合并有肝损害的患者,首选螺内酯,辅以呋塞米或氢氯噻嗪等进行利尿治疗。如果伴随有低蛋白血症(25g/L),可给予人血白蛋白输注,同时给予呋塞米40mg静推。
利尿剂治疗有效率为44%。利尿剂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和尿素,注意高钾血症和血环血流量下降引起肾衰竭的可能。
腹腔穿刺放液
对于利尿药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腹腔穿刺放液,90%的患者症状缓解,平均维持10.4天,一般需反复进行。
反复大量穿刺放液有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降低、低钠血症、肾功能障碍和低蛋白血症等危险,因此对高危患者可在放液同时使用白蛋白或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扩容。
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
适用于穿刺放液并发严重电解质紊乱,或需反复放液而行腹腔静脉分流术有禁忌者。
腹腔静脉分流术(PVS)
PVS 包括 LeVeen 或 Denver 分流术,与穿刺放液比,不仅可缓解症状,同时能避免反复腹腔穿刺引起大量蛋白流失,并提高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蛋白水平。适用于反复穿刺放液仍不能控制症状且预期生存期超过1个月的患者。
2、辅助抗肿瘤治疗
腹腔内灌注化疗+热疗
临床数据显示,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,如顺铂、氟尿嘧啶、紫杉醇等可有效控制腹水,一般给予1-2次即可见效,有效率为40%-60%。
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指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、循环灌注、充盈腹腔并维持一定时间,预防和治疗腹膜的种植转移。多项研究已证实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提高恶性腹水治疗疗效。
灌注液主要以生理盐水为主,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容量为 3000ml-5000 ml、常用灌注流量为 300-600 ml/min,灌注时间 1 h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奥沙利铂和国产的卡铂时会引起药效不稳定,这两种药物的灌注溶液需用 5% 葡萄糖溶液,术中可引起血糖升高,需作相应的处理。
免疫治疗
恶性腹水治疗常用的药物还有干扰素、肿瘤坏死因子TNF、IL-2、OK-432、高聚金葡素、短小棒状杆菌和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等,一般采用腹腔内注射。
因疗效差异较大,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使用指导原则和建议。
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(rmhTNF)不仅可以诱导免疫细胞的活化发挥抗肿瘤的作用,而且还可以使浆膜产生化学性炎症使浆膜腔粘连闭塞,可用于浆膜腔内灌注,且对机体刺激轻微,无消化道毒副反应。
rmhTNF 单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 ORR 为 42.86~46.03%。常规推荐剂量为 300 万 IU/次;在穿刺引流腹腔积液后,用 30-50 ml 生理盐水稀释,然后腹腔内灌注。
有研究表明rmhTNF 与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优于顺铂单药治疗。
靶向药物治疗
有文献报道,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参与腹水产生。血管抑制剂,如VEGF抑制剂、VEFGR抑制剂、血管内皮抑素已应用于恶性腹水的治疗,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。
癌症晚期的恶性腹水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是以利尿、补充白蛋白、腹腔穿刺放液及联合抗肿瘤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。
恶性腹水若治疗不及时,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另一方面还会加速肿瘤的进展,患者应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调整饮食、提高免疫力,将风险降到最低,争取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时间。